阳明无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者,必发黄,宜茵陈蒿汤。二者俱背恶寒,宜审治之。
此与谵语不相类。经络热盛,迫血妄行,出于鼻者,为衄血也。
阳气虚,阴气盛,则目瞑,故多眠,乃邪气传于阴而不在阳也。与前阴阳易同治法。
如解迟,必血从耳、目、口、鼻出者,必死。合病并病,世所难明,若非得其精专,焉能识此证哉!合病者,两经或三经齐病不传者,为合病。
齿燥无津液,加石膏。发少阳汗连厥阴血者,厥竭而死。
方在恶寒条,四逆汤、甘草干姜汤。又有初病起,外感寒邪,内伤生冷,内既伏阴,内外皆寒,或本真阴,误投凉药,使阴气独盛,阳气暴绝,以致病起手足厥冷,腰背强重,头眼眶痛,呕吐烦闷,下利腹痛,身如被杖,六脉沉细,渴饮不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