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酒食、痰血、水湿、疮毒,郁抑阳气于里,不达于表;或劳倦郁抑,中气下陷,不能升发,则表虚而怯寒也。脉虽浮,宜汗而不得汗,此为夺液无汗。
由冒犯不正之气,吊死问丧,入庙登冢,多有此证。然此证之有热无寒则然矣,其有湿与否,则须细辨。
此条举外感而言,而内伤之致此者可例矣。肢体如是,以腹中气盛水多,水挟气能鼓起也。
大抵气与水液相冲击而成声。 凡见有表复有里之病,必先攻里,里邪去而后得汗。
虫出穴空而痛者,乳香炙软实之。上消者,大渴饮多,甚者舌亦赤裂,《经》谓心移热于肺,传为膈消者是也。
而气之所以不运,则六淫七情种种之邪,皆得而滞之,略具如下。肾热则小便如膏,肾寒则小便清白,又自有辨也。